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必威首页的>> 他山之石>> 正文

海洋装备简讯【2021.09.06-09.13】

2021-12-17

国内动态

我国智能化深水油气装备新进展!全球首艘智能型深水钻井平台海上开钻

9月9日,由招商局集团和中国海油共同研发、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深水钻井平台“深蓝探索”,在珠江口盆地成功开钻,标志着我国智能化深水油气装备发展迈出实质性一步。据介绍,“深蓝探索”搭载全新自主研制的“智能运维系统”平台,具有“感知、分析、决策”智能一体化功能,可实时采集生产运维数据,实现云端处理、远程协同和优化决策。平台还配备了智能防喷器系统,极端情况下可实现自动剪切关闭,确保安全可靠。此外,该平台可以实现主、辅井口同时作业,相比常规单井口模式,综合作业效率可提高35%。“深蓝探索”最大作业水深1000米,最大钻井深度9144米,集成了传统锚泊型钻井平台和现代动力定位型平台的性能优点,是全球首艘获得挪威船级社(DNV)智能认证的钻井平台。作为海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量身定制”的全球最新型的半潜式钻井平台,“深蓝探索”适应我国海上水文和气候环境,可堪当深水海区、高温高压地层、超深埋藏地层的油气勘探开发重任。本次“深蓝探索”开钻的探井,距香港东南约230公里,井位水深370米,紧邻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

来源:中国水运网,2021-09-13

“海翔500X”深海无人潜航器成功完成海试

日前,由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可变翼形双功能深海无人潜航器”项目“海翔500X”深海无人潜航器成功完成深海航行与作业海上试验。“海翔500X”深海无人潜航器兼顾远程滑翔探测与高速动力推进作业,展现出“深海多面手”的特点,得到了现场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并顺利通过海试验收。此次海试,“海翔500X”首次实现大深度高速潜航,完成27次下潜,最大深度达到1043.5米,滑翔巡航与推进搜索模式转换12次。“海翔500X”瞄准深海探测与作业应用需求,融合了广域深海滑翔巡航探测与区域高机动作业功能,可长时间大范围进行巡航探测,可执行精准性区域搜索、海洋环境立体观测、近海底精细测绘、深海探测搜救等任务。

来源:中国涂料工业协会,2021-09-08

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11”轮交付

9月8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分社检验的60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 “长鲸11”轮,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地交船仪式,CCS广州分社副总经理周立伟应邀参加。“长鲸11”轮是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第2艘6000方深水航道维护疏浚耙吸式挖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长江航道武汉工程局负责管理营运。该船总长122米,型宽24.80米,作业吃水8.50米,泥舱舱容6000 立方米,采用双尾鳍线型,全电力变频驱动双导管调距桨,双泵双耙作业,挖深28/38米,可在长江A、B级和沿海以及近海航区以相应干舷疏浚作业。该船在母型船的基础上对船体结构及设备布置上进行了改进优化,大大提高了其经济型、适用性以及舒适性。

来源:中国船级社,2021-09-10

“深海一号”大气田全面投产

中国海油6日宣布,随着东区最后一口生产井成功开井,由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承担开发的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继6月25日西区先期投产之后,实现全部投产,每年将向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等地稳定供应深海天然气超30亿立方米。中国海油介绍,“深海一号”大气田距海南省三亚市150公里,于2014年被勘探发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气田。

来源:人民网,2021-09-07

国外视野

海工装备改装或将成为修船企业的新方向

近期,大船集团为日本三井海洋开发公司(MODEC)改装的“Guanabara MV31”号FPSO成功交付。“Guanabara MV31”号FPSO项目由MODEC公司总包,完工后承租给巴西国油,服役于巴西Libra油田。该FPSO由一艘VLCC改装而成,设计能力为日处理18万桶原油,日处理4.24亿标准立方英尺的天然气,每日22.5万桶注水量,存储能力为140万桶原油,服务水深约为2100米。值得关注的是,海工装备改装正成为修船企业新的重要业务扩展方向。一方面,今年以来,随着脱硫塔改装业务热潮消退,修船企业面临产值下降的困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另一方面,近来海上生产平台和海上风电装备需求持续活跃,生产平台和海上风电装备改装市场迎来机遇。过去三年,全球海工生产平台改装数量共26座,包括上海中远海运重工为塞浦路斯客户改装的LNG-FSRU项目等,占市场总订单量的53.1%;另外,海上风电装备市场表现突出,2021年共成交订单15艘,其中4艘为改装项目。

来源:中国船舶在线,2021-09-07

俄罗斯红星造船厂2艘8000吨科考破冰船开工

当地时间9月4日,俄罗斯红星造船厂发表声明称,俄罗斯国家“科学”项目的2艘多功能科学考察船正式开工建造,计划2024年下水。声明称,首个船体部分的切割使用了高科技等离子切割机,这是近几十年来俄罗斯开工建造的首艘科考船,该项目总投资约284亿卢布(约合3.88亿美元)。2020年,俄罗斯联邦政府指定红星造船厂作为该项目的唯一承包商,以建造2艘现代化多功能科考船。该型船由“天青石”(Lazurit)中央设计局设计,总长约122.5米,排水量约8130吨,最大航速超过15节,自持力50天,可续航7500英里,满足Arc4级破冰能力,冬春两季可在一年期0.6米厚的冰层中航行,夏秋两季可在0.4米厚的冰层中航行。根据声明,该型船将主要用于对全球海洋环境展开基础应用研究,包括水文气象研究,对磁场、重力、电场、热场等进行测量以开展生物环境研究,地质研究,环境生态检测等囊括物理、化学、气象、生物、地理以及其他各类学科研究。该船不仅配备了直升机停机坪,还设有可分析水样、悬浮物和海底沉积物的实验室。据悉,2艘多功能科考船将以在海洋科学、水文物理学和水声学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的Viktor Ilichyov以及俄罗斯海洋地质学创始人之一Aleksandr Lisitsyn命名。在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举行的命名竞选中,最初有超过30000个名字参与这一竞争。

来源:船海装备网,2021-09-07

日本邮船开始测试自动船舶目标识别系统

9月8日,日本邮船宣布在其运营的一艘船上安装由以色列公司Orca AI开发的自动船舶目标识别系统原型并开始测试。该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可能会被人眼忽视的危险目标和其他船舶,特别是在夜间和拥挤的水域。日本邮船计划在其船上试验性安装这种新系统,以验证其是否可以通过自动识别危险物体来提高船舶操纵的安全性。这个新系统使用了一个可以昼夜拍摄的摄像机单元,能够自动识别船舶和目标并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从导航设备获得的信息,包括船舶名称、距离和船舶最接近目标的时间,可以综合叠加并显示在平板或触摸显示屏上。此外,该系统可以独立识别不会被雷达捕获、也不会配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小型渔船和小目标,测量这些目标的距离并通知值班船员存在碰撞危险。此外,在本次测试之前,日本邮船及其集团子公司MTI还与Orca AI进行了联合研究,探索在日本国内的内航船上使用该系统,以收集日本海岸的信息,提高对渔船、渔具和浮标等的识别率,并考虑在未来将这一系统应用于自主导航技术。

来源:国际船舶网,2021-09-11

商船三井联手俄罗斯政企投资建造双燃料甲醇运输船

9月8日,日本商船三井宣布联手丸红株式会社,与俄罗斯政府和企业合作建造、运营和使用双燃料甲醇运输船。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EEF)期间,商船三井和丸红在9月3日与俄罗斯远东和北极发展部、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VEB)、对外贸易银行(VTB Bank)以及私募股权公司ESN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按照协议,日俄双方将合作建造运营双燃料甲醇运输船,可以使用甲醇或超低硫燃料油作为动力。该船将用于运输ESN计划在俄罗斯阿穆尔州使用天然气生产的甲醇。与传统船舶相比,新船在利用甲醇单一燃料的情况下,可以减少99%硫氧化物排放、95%颗粒物排放、80%氮氧化物排放和15%的二氧化碳排放。

来源:国际船舶网,2021-09-10

应对减排要求,内河与沿海电动船舶快速发展

近日,总部位于罗马尼亚的船舶设计集团ICE Marine design宣布,其为加拿大安大略省交通部设计的两艘零排放渡船已经完成建造和试验。据悉,这两艘渡船分别为72米长的“Amherst Islander II”号和99米长的“Wolfe Islander IV”号,由Damen Shipyards Galati建造,船型和动力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采用电池动力,可实现全电动操作,旨在降低水下辐射噪声、降低排放以及改善乘客体验。近年来,诸多国家开展了电动船舶的研发,将其作为解决内河与沿海航运排放问题的重要手段。2020年,日本船企组建了“e5联盟”,旨在携手开发零排放电动船并实现商业化运营,近期目标是在2022年3月之前推出一艘在东京湾运营的零排放电动油船;挪威已开发了多艘电动客船及小型货船,包括电动客船“Legacy Of the Fjords”号、电动集装箱船“Yara Birkeland”号及电动渡船“Medstraum”号等;我国也已开发“君旅”号、“蓝海豚2020”号等电动客船,以及“中天电运001”号等电动货船。

来源:海事服务网,2021-09-09

Corvus助力Sanmar船厂开发零排放混合动力拖船

挪威能源存储公司Corvus Energy和土耳其船艇建造商Sanmar船厂近日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基于船舶设计公司Robert Allan的设计,共同开发系列新的零排放和混合动力拖船。据悉,此次的合作协议是欧洲拖船船东协会于9月1-3日在芬兰图尔库举行的大会期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约定双方将共同探索和建立一条路径,在未来供应和整合能源供应系统和燃料电池技术,用于更广泛的创新和具有成本效益的电动及混合动力拖船。这些拖船将在土耳其由Sanmar船厂建造,Corvus Energy公司则将负责电池和燃料电池技术,包括对电池室设计、电力系统和燃料接口等进行尺寸设计和提出建议等。新开发的拖船系列将基于船舶设计公司Robert Allan的设计,系柱拉力为30–70吨。双方还计划在今年10月25-26日英国伦敦举行的2021年拖船技术研讨会期间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来源:中华航运网,2021-09-07

Baidu
map